第401章 天下震动(二)中州皇帝怒火,顾青衣的应对
卓远顿时脸色大变。
“陛下,臣冤枉,臣绣衣卫失职,但臣绝不敢欺瞒陛下!”
安阳当初以一个来历不明的身份进入定北军,确实有很多可疑之处,不怪皇帝质问绣衣卫,但更多的还是军中的问题…
若真要追究,那则是安阳入定北军的队正,顾常春,但那是顾青衣和赵无忌器重的人,如今赵无忌和顾常春皆在安阳麾下,他总不能推到顾青衣头上吧。
但皇帝怒火中烧,仍旧在咆哮着:
“好,好啊…真是朕的好臣子…欺上瞒下,蝇营狗苟…有你们这样的臣子,朕的江山不崩才是怪事!”
殿下卓远,绣衣卫三个都督陆丰、向言,乐固,大供奉周武子,金吾卫大将军罗崇、骠骑大将军顾青衣、将军武厚(其兄武敦与元卿在镇南关)尚有两个从中层官吏脱颖而出提拔起来寒门文官,谭礼,姚丰余。
几个文武重臣闻言头更低了,就连顾青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也叹了一口气忍住了没出声。
咆哮完,皇帝犹如抽干了力气一般跌坐在帝座上,喃喃道:
“呵呵,也怪朕瞎了眼,信了尔等,竟然三番两次厚赐封赏,让其短短几年成为定北军之主,据云蓟重地,终成心腹之患…朕悔不当初啊!”
众臣无不三缄其口,谁敢冒头?
谁能想到这个安阳不仅自己割据一方,占据云蓟,如今还成了失踪的秦王世子,不要说皇帝,他们也想不到啊。
良久,一个声音打破大殿的寂静,顾青衣抬眼望向皇帝:
“陛下,事已至此已成定局,不必过于担忧,保重龙体,臣以为就算安阳为秦王世子,秦燕将并,我中州仍有一战之力!”
陡然的声音让皇帝回过神,不提这个还好,一提这事,皇帝便怒火再涌,但他知道不能对这个对他忠诚的爱将发怒火,他长叹一口气:
“一战之力?如何一战?”
“顾卿,朕可是记得当初安贼攻破蓟州以后,你等劝朕不如大方的封公立国,最终换来这反贼承诺一年不攻我中州…虽一年没有攻我中州,给了朕中州喘息机会…”
“但安贼据云蓟就敢如此放言,完全不把朕当一回事,如今又成李政之子,恐怕就更野心勃勃…”
“两父子成了北疆之王,中原第一诸侯啊!据凉,朔,云,蓟,渤,大穆十三州海外四州,已占近五州,拥兵五十余万!五十万啊!”
“人屠,杀神两父子任何一人都是劲敌,如今合二为一,我中州如何一战?”
皇帝零零散散抱怨了半天,顾青衣唯有沉默听下去,他也忧虑,他知道皇帝说的是实话。
一年多的时间,中州刚刚完成了文武肃清,军政整备。
一年时间既征新兵,又整顿各地愿归顺朝廷带到中州的兵马,才堪堪整练兵马二十万…
但这已近极限,中州虽有人口近九百万,一百五十万户,除开整练各地带回的五万兵马,征兵了近二十万!
但此前京城兵变,十八万兵马几乎损失殆尽,那可都是中州兵马,而后又征了二十万,已是户户抽丁,中州疲敝,若是安阳来犯,免不了再抽丁充军,那可真耗尽了中州元气。
二十五万兵马,看似很多,目前以中州京畿之地确实也养的起,但四面被困,长久不了。
但二十五万兵马,大半未见血,数量不敌秦燕,战力也不是秦燕这等边军常年作战的虎狼之师的对手,这个他必须承认。
况且,近两年时间,中州重镇镇南关,南方诸侯想破关的想法从未停止,甚至一度岌岌可危…
期间他更是多次率兵驰援坐镇镇南关,方才稳住局势,保住了镇南关,但这座重关也吞噬了不少将士。
要不是南方诸侯近一年大打出手相互攻伐,加上镇南关恐怕早已破了,如今那里还驻守着三万兵马!
中州虽然稳定了全州郡县,兵马粮草齐备,但仍旧危机四伏…
而今安阳为秦王世子,没了掣肘,秦燕合并以后,一旦兵马通过武胜关南下中州,那便是生死之战,一马平川,中州确实很难抵挡,皇帝慌乱无措实为正常。
但他却不能丧失斗志,他也不能让陛下丧失锐气,否则如何再造大穆?
本就是一条布满荆棘尸山血海的道路,既然选择了,他就会坚定的走下去!
想到这,顾青衣抬起头,坚定喝道:
“陛下!”
“我中州必有一战之力!”
在皇帝与众文武的目光聚集下,顾青衣声音再重三分,“只要秦燕来犯中州,臣保证不失中州!请陛下信臣!”
看着顾青衣坚定的目光,皇帝逐渐冷静下来,他问道:“顾卿有何应对之策,不妨一说,朕无有不允。”
顾青衣淡然的摇了摇头,“无良策!唯有联合抗燕!”
“中州四面皆叛贼,且南方诸侯离秦燕太远,想合纵连横无疑是狮子大张口的条件,并引狼入室…”
“唯能与之联合的便是,陛下皇叔,宁州宁王!”
皇帝闻言,顿时眼前一亮,“与宁王联合?顾卿好计策。”
但随意一想,又摇头道:“只是,我那皇叔本就与朕是死敌,觊觎朕皇位天下皆知,自京城兵变后,朕又夺了他王位,而今又被冉庆之拖住,他怎会与朕联合?”
“此一时彼一时。”顾青衣上前几步:
“陛下,正因宁王此时与冉庆之对峙宁州,本就有压力,若再知秦燕一体,想必宁王必将大惊失色…”
“他必然知晓,以他如今的实力是挡不住秦燕全力进攻的,故而,他唯一的办法便是寻找联合共抗秦燕,而陛下若是主动去信,宁王必会联合陛下…毕竟宁王与陛下乃血亲!”
皇帝闻言顿时露出了笑容,“此策甚好,顾卿不愧是名将。”
“按顾卿计策办,朕即刻手书一封快马送往宁州,以求联合皇叔共抗秦燕!”
顾青衣看向皇帝满脸笑容,暗自叹了一口气…皇帝毕竟年轻,从以往造下的糊涂事就可以看出,帝王心性太差了,很容易受人蛊惑,且思虑事情不周全…
若是太平盛世,或许是一个堪堪不错的帝王,但这是乱世,他也不知他坚持是错是对,但忠君总不会错。
方才,他有一点没有多说,那便是就算与宁王联合了,实力加起来也弱于秦燕许多,那毕竟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诸侯!
且,两方联合也只能各自为战,在秦燕真的南下后,几乎不可能给予对方粮草兵马援助,也仅仅能给予一方拖住一部分兵马而已。
但能拖住秦燕一些兵马已足够了。
“陛下,臣还有一断言,若秦燕南下,必然不会举国之力来犯…”
“秦燕合兵确有五十余万,但据说秦王有一部分兵马远在黎瑟,尚有安阳在渤州镇守与吴淞对峙的十万兵马,再算上冉庆之与宁王对峙的几万兵马…”
“若算上尚需留下兵马镇守凉,朔,云,蓟四州,以防内乱及北苍,秦燕就算南下我中州,臣预计兵马不会超过十五万!”
此话一出,皇帝终于长舒一口气,恢复了帝王的姿态,他笑道:
“是极,顾卿所言有理,听卿一席话,朕茅塞顿开,不愧为当世名将,朕之肱骨!”
“十五万兵马,朕可不惧!”
顾青衣见状点了点头,与文官姚丰余相视一眼,两人淡淡一笑…